The creator of this artwork combined the word “love” in both Mandarin and English form to create a universally identifiable code, using the power of words to form a landmark that conveys a public-oriented ideal. The Mandarin character “love” is portrayed in bright red and sits atop the abundant grass at the Kaohsiung Museum of Fine Arts park, flourishing with warmth and love. Do you feel the vitality behind this text-based artwork?
高雄市立美術館於2012年推動「城市門戶美術館園區公共藝術設置計畫」,透過結合美術館園區的生態環境,以及由兒童美術館進行的教育推廣系列活動,串聯社群互動與在地人文歷史脈絡,獲得第四屆公共藝術獎「教育推廣獎」,接下來一起來欣賞這項計畫中所誕生的作品吧!
--------------------------------------------------
「LOVE」在60年代美國反戰浪潮中,象徵著愛與和平,並從那刻開始「愛」是更大維度上的包容與接納,不分種族、國家、宗教、性別,任何的社會標籤、身分地位都被卸下甚至撕毀,逐漸走向平等、自由與世界大同。
藝術家將繁體字「愛」與英文「LOVE」結合,運用當今第二國際語言的華文,試圖創造一個普及於世又簡明辨識的符碼,以文字的力量傳達其公共意涵與地標意象。
明亮鮮紅的「愛」字點綴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園區生機盎然的草皮上,如花一般燦爛地散發著溫暖與愛,看到這件作品是否也感受到文字符號背後強烈的力量呢?
作品名稱:我們有愛 We Have Love
作者:梅丁衍 Dean-E Mei
創作年份:2012
材質尺寸:不鏽鋼、氟碳烤漆 / 360×45×360 cm
設置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